一项旨在推动高校金融领域学术研究、招募金融精英人才的活动,近日在中国平安人寿公司与各地高校之间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业内人士认为,“精英大学生励志计划”折射出中国国内保险行业竞争日益进入人才竞争的时代。
这一计划称为2005年“中国平安精英大学生励志计划”,中国平安计划今年投入30万元设置“金融学术论文奖”,旨在鼓励在校金融院系学生开展对金融领域的学术研究,探索有利于当地乃至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新观念、新理论,提升高校学生以致用的能力,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大型保险公司的这种行为固然可以视为对高校学生的培养,但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原因是:随着国内和中外资保险竞争格局的形成,保险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对人才的培养和挖掘。
广西财经学院副院长、广西保险学会顾问蒙丽珍女士认为,“金融学术论文奖”的设立,不仅有利于金融业的学术创新,更有利于金融业人才梯队的建设。而院校与保险公司的直接联手,将有效拓展直接向社会输送品质兼优人才的渠道。
广西民族学院中青年学者郑维宽说:“国内保险行业的竞争向人才培养范畴延伸,从2003年就已经出现了这一苗头,从2005年开始,将有不少外资保险加快进驻中国大陆的步伐,这肯定刺激了国内保险公司的忧患意识。”
早在2003年首届“中国平安精英大学生励志计划”中,就有来自全国29所高校的132篇论文参加了“青年保险学术论文奖”评选。其中一些论文的观点独特,视野开拓,获得国内金融保险领域行家的好评。
郑维宽说:“利用高校培养、挖掘行业人才,是国外大型企业比较普遍采用的做法,但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在高校学生和现行教育体系中产生共鸣,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陈雄章认为,在大型企业与高校联手举行学术论文评比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学术规范,避免出现捐资者左右学术评比、评比者操作评选结果的情况,确保学术论文的公正性,尤其在前几届学术论文评比过程中,必须在高校学生和学术体系中树立良好的公信力,这样才能实现学术“联手”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