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保险网>>人才动态>>新闻
保险业呼唤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2005-11-28 19:57:19     来源:东北新闻网   编辑:szbx,rhx  点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每年呈30%的比例上升,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5年我国保险业进入深度开放后过渡期,我国保险市场向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 ,与国际保险业更加融合。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保险业自身的历史性转型,我国保险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质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保险市场体系日渐完善,保险中介的迅猛发展填补了市场体系空白,构建了一个更健康的市场,使保险业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收入、储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传统的投资方式不再是人们唯一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保障范畴 。

    加入WTO之后,我国发展的脚步加快,资本市场越来越完善,投资理财的专业、复杂性也越来越突显,如何为客户做好完善的理财规划,就需要专业、诚信的咨询服务 。显而易见,人才则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我国保险业的人才数量还远远不足。从目前来看,保险从业人员仅仅达到150万人,在13亿人口中仅占千分之一 ,供需比例占1:4,我国保险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从目前来看,市场强烈呼唤专业人才的服务已是当务之急。依笔者所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改革高等教育培养一批人才

    由于高教的保险教育起步较晚,在师资力量、课程安排、培养目标及就业指导等方面与市场需求都有一定差距,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如保险精算、财务分析、法律等专业的培养更是薄弱。只有贴近市场,着眼长远,高校的保险教育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为市场所用,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系统对保险人才的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长远发展为指导,既培养具备保险基本理论知识与实物操作的技能型普通人才,又培养具备专业化知识的高级人才。要采取长短结合、务实与务虚结合等多种方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多层次人才,为社会提供高、中、低多层面的保险人才供应网络。

    二、适应需要引进一批人才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一体化,使中国保险市场竞争的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保险市场需要一批具有国际意识与国际经营能力的人才来应对国际化竞争。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与累积的过程,培养一个专业性的人才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而我国保险人才培养断层一时无法弥补,短期内产生大量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可能性不大。如果从海外直接引进一批有从业经验的人才,那是最快捷、最方便地提高人才素质,缩短与国际市场差距的有效办法。针对保险市场的需要,我们用科学、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海外保险人才加入我国保险业。

    三、更新知识重塑一批人才

    在中国保险业,对各保险机构决策起作用的高级管理人员多在80年代加入保险业,他们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客户资源,但在我国保险业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转变,从封闭式经营逐步向国际化转变的过程中,很多人的经营理念和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求这些管理和营销的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加强培训,迅速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使之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是保险业在人才发展上的重要课题,也是保险业比较经济、见效较快的重要途径。


相关链接
·国内保险公司大举延揽华尔街人才
·抄底揽才降成本备战来年抢先行 险企逆市大扩军
·保险公司人海招聘术揭秘
·综合经营深度推进 保险人才竞争格局生变
·金融保险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很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