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保险网>>新闻中心>>保险时讯>>新闻
健康险要“健康” 仅有税收优惠还不够
2015-5-18 10:57:30     来源:新金融观察   编辑:szbx  点击:

  与中国保险业过去十年的突飞猛进相比,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有些扯后腿。即使业内第一家专业健康险公司,成立至今也只有十年的时间,而且几乎所有健康险公司都在为盈利目标挣扎。为百姓健康提供保障的健康险公司,自身发展却一直不怎么“健康”。

  不过,这样的局面在2014年以后开始逐渐改观。以2014年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为契机,健康险被政策强力推入快车道。肩负着医疗改革和政府服务购买市场化的重要责任,健康险的地位得到空前的重视,一系列优惠政策开始渐渐实施。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适用商业健康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的范围,且健康险税优试点选择了试点地区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并为员工购买的方式。在业内人士看来,税收优惠是一个甜蜜的开始,但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还远远不够。

  税收甜头

  通常来说,商业健康保险是由商业保险机构对因健康原因和医疗行为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主要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以及相关的医疗意外保险、医疗责任保险等。根据《通知》,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试点地区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并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按上述限额予以扣除。

  适用商业健康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是指试点地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以及取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合伙人和承包承租经营者。

  “试点地区”的选择主要是在各地的中心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全市试点,各省、自治区分别选择一个人口规模较大且具有较高综合管理能力的试点城市。

  “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是指,由保监会研发并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适合大众的综合性健康保险产品。

  “这一政策释放出来一个信号,如果购买特定健康险产品,可以获得相关税收优惠,因此具有引导作用。”对于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的消息,人保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孔迎红认为这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按照《通知》给出的税收优惠计算,对于投保相应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个人纳税人的个税扣除标准可以从3500元/月提高到3700元/月。超出个税扣除标准的200元免征额就是政府鼓励个人纳税人用于购买综合性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在超额累进税率制度下,级数较高的中高收入纳税人,可以利用税前扣除所形成的减免税额投保保额和保障内容相对较宽的商业健康保险。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郝演苏认为,我国中高收入群体将成为实施投保商业健康保险享受税前扣除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是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发展的重要力量。

  3月5日,在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今年政府的工作目标之一。因此,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健康险个人税收优惠政策落地,预示着期待已久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也已在酝酿之中,这对养老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设计和出台具有重要导向意义。

  因此,如何设计健康险产品,也是个挑战。郝演苏认为,任何试点地区企事业单位都会存在收入差距,行业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如此。保险监管机构在部署研发这种体现适合大众的综合性健康保险产品的设计思路上,是按照商业保险业务运作的思路推进,还是采取某种平衡保险保障水平和保险保障程度差异的操作方法,是需要监管机关必须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艰难地前行

  “虽然监管层和相关部门对健康险给予很大的政策支持,但是健康险仍然是在艰难前行的阶段。”说到健康险的行业发展,孔迎红似乎有一肚子的话。

  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1587亿元,同比增长41%。但商业健康险只占总保费的8%,远低于美国40%的水平;健康险人均保费为116元,仅为美国的1/144。寿险、财险、专业健康险公司都有经营商业健康险的资格,有超过100家保险公司开办健康险业务。但由于赔付率较高,加上管理费用等经营成本,健康险基本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2014年,四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仅和谐健康实现盈利。

  这种尴尬的现实在全球层面看,具有普遍意义。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就一般意义而言,健康险与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密切相关,且大多数国家的医疗(改革)均是困难重重,故健康险首先面临环境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说健康险经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尽管监管层试图希望通过壮大商业健康险,从而使其成为医疗改革的一个杠杆,但是不得不承认,当下的医疗体系面临的种种弊端,也是健康险发展的掣肘,比如过度医疗、冒名就诊、虚假开药等道德风险普遍存在,导致健康保险的成本居高不下。尽管一些保险公司尝试通过激励机制和先进的技术等手段,比如引入成本分担机制,包括引入共付额或共保率、起付线和封顶线等,从而提高医疗需求的价格弹性,从而降低过度消费医疗保健服务的倾向,但是目前保险公司的管理能力还远远达不到有效控制的程度。

  “基本”与“商业” 相爱相杀

  事实上,去年发布的《意见》明确了用发展商业健康险来解决基础医疗和补充医疗问题的模式,因此强调大力发展与基本医疗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比如大力推动大病医保、医疗经办业务发展,明确提出加强保险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强化保险机构在医保控费方面的价值;同时鼓励信息化共享机制拓展,包括商业机构与医保和医疗信息。

  “健康险的发展,对于医疗体系的改革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我们刚刚进入这个领域,实现医药分家,管理式医疗还不是特别现实。但是从国外发展趋势看,健康保险公司有一定的盈利空间,原因在于他们与医院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有足够的客户源,能够管理规范医院的就诊行为,甚至可以直接介入医疗行为和标准的过程,即参与到医疗风险的管控。”孔迎红认为,商业健康险与基本医疗保障原本是共赢的关系,从而能够推动医改的进步,但是在现实中,却并不是那么美好。

  “基本医疗保险缺乏动力参与医疗服务的定价和管理,而商业健康险在盈利的目标下则有充分的动力和相关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因此,希望能够进一步打破基本医疗服务提供的国家垄断,为健康险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孔迎红说。

  呼吁单独监管

  “长期以来,健康险一直是在寿险的监管规则框架下接受监管,但是健康险和寿险在行业特点和盈利模式上都有很大区别,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对健康险实行单独监管。”孔迎红呼吁。

  事实上,健康险在各国的保险监管架构中地位各不同。比如在英国,健康险作为非寿险接受监管,而在德国,健康险则与财险、寿险作为并列的三大类业务接受监管,享受较高的自主权。具体到国内,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健康险和寿险的定价基础不一样,它以和人的健康密切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和医疗数据变化为基础。相对寿险和财产险而言,健康保险的人均保费较低,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健康险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公共医疗服务的角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同时,受到国家相关医疗改革的环境和政策影响也较大,具有运营成本较高导致盈利周期更长等特殊性。“可以这么说,健康险的主要业务,骨头多,肉少,再加上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在经营方面缺乏创新,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因此盈利更加困难。希望能够将健康险从寿险监管中独立出来。”孔迎红表示。

  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毫无疑问,个人购买健康险的纳税优惠政策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只是健康险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才能让这一开端尽快有结果,改变当下行业整体亏算的尴尬状态。

  健康险国际经验借鉴

  尽管历史和国情不同,导致各国采取不同的医疗保障体系,但是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健康险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医疗模式,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盛行的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又或者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典型商业模式下,都具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政策最实在

  针对个人税收提供的商业健康险税收优惠只是第一步,据人保健康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孔迎红透露,目前保监会正在协调财政部,下一步将对保险公司提供健康险服务给予营业税方面的减免优惠。其实,早在去年年底,就有消息称保监会研究希望能争取减免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基本医保的营业税。目前,我国对于保险公司经营健康保险业务的营业税,实行先交后退,程序繁琐。

  通常来说,国际上都会对健康险服务征收比较低的营业税,以支持健康保险业的发展。

  同时,各国普遍提供的健康险业务的税收优惠还包括企业为职工购买健康险服务,保费支出税前列支。虽然目前国内也有这样的政策优惠,但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优惠额度仅为工资总额的5%以内,可以进一步提高比例。

  其实,税收的优惠仅仅是一个方面,孔迎红希望,能够允许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一定比例余额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事实上,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比如今年广东省保险业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就提出这一政策,相关实施方案允许利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购买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

  管理式医疗

  从公司经营的层面上,通过参与健康保险管理的全过程,可以有效地控制保险公司的医疗成本。“比如通过健康保险参与三方(保险公司、患者、医疗机构)中的某两方联合,将三方参与简化为两方参与,从而简化复杂的利益冲突关系,最终达到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目的。”孔迎红介绍。这主要包括与医院和医生合作、健康险公司直接投资或者参股医疗服务机构等等。

  在国际上,很多保险公司都将触角伸向了与健康和医疗相关的产业。比如,欧洲知名的健康险公司DKV将价值链拓展到牙科保健、门诊治疗、疾病预防、家庭深度护理等等,一方面拓展了多元化的业务收入,同时也增强了保险公司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

  目前国内的专业健康险公司也已经在尝试,比如阳光人寿投资阳光融和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又比如人保健康10亿元投资国内保险业首只医疗产业股权基金,充分借助北大医学部丰富的医疗资源和方正集团的专业运营优势,投资各地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型综合医院和具有特色的优质专科医院等等。

  这也是保险业“国十条”所极力倡导的“发挥商业健康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鼓励商业保险机构遵循依法、稳健、安全原则,以出资新建等方式新办医疗、社区养老、健康体检等服务机构,承接商业保险有关服务”。

  同时,在缺乏对医疗行业的深刻理解、数据积累、医院入口等资源的背景下,利用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实现自主控费,也是保险公司增强管理能力的一个尝试。比如,去年11月21日,医药电子服务平台海虹控股(000503,股吧)公告称,与德国通用再保险和中国人寿再保险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后续将部署健康保险产品设计及理赔服务和管理。此前,海虹控股与中国人保健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大病医保和商业健康险进行相关合作。

  大数据金矿

  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表示,信息的共享是健康险发展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只有信息共享,才能为信息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世界知名的健康险公司,通常都具有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以适应对多种业务的处理。比如,对于理赔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对准备金进行及时调整,以及改进产品定价等等。

  但是由于医疗改革进展缓慢、各种利益割据等等,医疗机构之间无法共享信息,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也很困难,因此保险公司无法有效地控制医疗行为,也无法进行准确定价。“进一步加大医疗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公开,也许比税收优惠更重要。中国每年有将近80亿人次的门诊量,这无疑是一个数据金矿,对于这些数据的深度利用,一方面可以为健康险的风险管理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能够为开发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创造条件。”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认为。

  不过,在新的技术革命面前,保险公司或许有机会能以更低的成本来弥补这一短板。比如,穿戴式设备的风靡,为采集人体健康的相关数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未来,大数据在健康险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阔。在王和看来,以互联网、大数据、基因工程、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时代,将从根本上改变医疗和健康管理领域,如物联网、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精准医疗等等。医疗和健康管理均被颠覆,健康险必然也将面临着颠覆问题。这也给健康险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属于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模式创新。”


相关链接
·险企股债“双打”藏玄机 备战健康险争抢税优窗口
·商业健康险个税政策试点时间表划定
·商业健康险个税优惠试点落地 2400元扣税限额超预期
·保监会与有关部委协调 争取有利健康险税优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