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劳动保障部门获悉,目前在我市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工还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险合法权益。然而,当我市出台优惠政策维护他们的参保权益时,许多农民工却主动“退却”,部分用人单位也趁机“浑水摸鱼”,逃避缴费,农民工参保一时遭遇了“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
为何一个让农民工受益的政策,却得不到农民工的响应?采访中,许多农民工的想法颇为一致:给我缴
纳保险费还不如直接给我涨工资。荷泽市巨野县的宋学良在烟台打工三年,却至今不知道农民工可以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他说,除去必要的生活费用支出,自己每月剩下的工资也就500元,况且参加保险后,还要等到多少年以后才能享受到,所以只能先顾眼前了。某电子企业的老板裴女士认为养老保险很重要,也愿意为员工缴纳,可是在这儿打工的许多工人却不想拿出自己的费用。一名来自临沂农村的女工告诉记者,如果真想让我参保,还不如直接给我们涨工资。
据社保稽核人员介绍,在日常检查中经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许多职工主动要求放弃社保权益,有的甚至以集体签名方式拒绝参保。理由很简单,参保就得“扣”工资,不如把钱装到兜里实惠。调查发现,农民工现在最关心的不是自己未来的养老,他们出来打工挣钱的目的多是为了救急,如小孩上学、看病、盖房子等。还有的虽然感觉自己出门在外有个保险也不错,可害怕离开烟台时这笔钱不能顺利的转给他们,因此便拒绝参保。
企业趁机逃避社保责任也成为农民工参保的一大障碍。目前,服装、建筑、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用工数量大,农民工参保缴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部分企业就利用农民工“不愿”参保的机会,想方设法逃避农民工社保责任。社保稽核人员在最近一次检查中发现,一户200多人的服装生产企业竟没有一个人参保缴费。一位刘姓工人也告诉记者,这里活儿太累,工资又不高,许多工人干不了几天就走了,还怎么参加养老保险。“农民工流动性大,参保缴费难度大”,这成为许多企业搪塞社保部门检查的“挡箭牌”。一家餐饮企业的负责人就对记者说:“酒店效益不好,许多管理人员的养老保险金我还没钱交呢。用农民工图的就是不用给他们办社会统筹。”
对于这种尴尬现象,社保部门表示,将依法规范企业为农民工参保缴费秩序,但同时农民工本身也要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据了解,我市在农民工参保政策上已经明确规定,农民工只要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为其参保缴费;如果农民工不想再在本市缴纳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可以提取带走。以一位月收入1000元的工人为例,他每月应扣其工资8%的养老保险费,即80元。在组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时,还要从单位缴纳部分中划拨3%,即30元进入职工个人账户中,也就是说他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每月110元。所以,职工得到的不是每月自己缴纳的80元,而是110元。这样一来,农民工的收益就增加了。为切实维护农民工这份合法权益,我市社保部门逐年加大对用人单位的检查力度,但是农民工要想真正吃到这块保险“蛋糕”,还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社保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