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保险网>>行销>>保险研究>>行业>>新闻
意外险市场发展分析
2005-7-8 6:53:41     来源:中国保险   编辑:szbx  点击:

  长期以来,寿险业的高速增长和意外险业务的缓慢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由此反映出意外险市场的规模,产业结构。竞争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所有保险公司都开始经营意外险业务。意外险竞争进入白热化。

 

  目前,国内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可以经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意外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竞争格局正由寿险公司独占演变到产寿险公司分庭抗礼。

 

    我国意外险业务发展基本情况

 

  这里主要从意外险市场保费收入的规模和增速、业务收入和赔付变化、经营模式、产品种类以及不同公司业务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1.意外险市场增长较快,波动性较大,财险公司成为推动增长的重要力量。

 

  自1997年以来,我国意外险市场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保费收入规模由1997年的48.63亿元增长为2004年的117.07亿元,年均增速为13.37%。表1是1997年以来我国意外险业务发展情况,其中2003年和 2004年保费收入数据为保险市场所有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合计数,2003年和2004年,寿险、财险公司分别为77.79亿元、23.65亿元和85.52亿元、31.55亿元。



 

  不难看出,意外险市场增长速度呈现较大的波动性。1998年以来,意外险保费收入增速呈现快速增长、负增长、缓慢增长和快速增长的特点。自1998年开始,保费收入连续三年快速增长,增速持续增加, 2000年增速达到56.53%;随后,2001年却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2002年缓慢增长,仅为3.6%;2003年以来,财险公司进入意外险市场后,极大地促进了意外险市场的业务增长,保费收入增速2003年和 2004年分别达至28.42%和15.41%。从近两年意外险增长情况看,2003年,财险公司开始经营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23.65亿元,扣除这一因素影响,实际上寿险公司意外险保费收入出现了1.52%的负增长;从2004年的情况看,寿险公司和财险公司的意外险保费收入增速分别增长9.94%和 33.4%,使得总体增长达到15.41%,可见财险公司在意外险市场表现出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成为推动意外险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2.意外险占人身险业务的比重呈下降态势

 

  从意外险占全部人身保险业务保费收入的比重看,从1997年的7.83%下降为 2004年的3.63%。从各年的情况看,2000年之前业务占比较为稳定,并在2000年达到10.43%,但是总体表现出业务占比不断下降的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人身保险业务占比高达90%以上的寿险业务,2000年之前增长缓慢,2000年仅增长11.11%,远远低于同期意外险 56.563%的增速,但是自2001年开始,随着投资类寿险产品业务的快速增长,寿险保费增速远远超过同期意外险的增速,这直接导致意外险的业务占比“快速下降,由 10.43%变为2003年的3.37%。2004年,随着大量寿险公司业务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在寿险增幅仅为4.41%的情况下,意外险占比又有所上升。

 

  3.业务结构变化较大,逐步由以团体业务为主变为以个人业务为主

 

  从表1可以看出,自1997年以来,寿险公司的意外险业务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团体业务占比从97.32%下降为2003年的 32.08%,与此相对应,个人业务快速发展,占比由2.68%上升为67.92%。这种业务结构的变化主要源于各寿险公司采取的营销模式因素影响,随着保险代理人制度在国内寿险公司的广泛采用,这种依托营销员销售保单的模式直接促进了个人意外险业务的发展。但从财险公司的业务构成看,大约60%的业务为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主要因为财险公司个人营销力量较弱,依托团体业务的缘故。因此,如果考虑财险公司意外险的业务结构,团体业务所占市场比重大约在50%左右。由于缺乏2004年的具体业务数据,难以对2004年的业务结构进行分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财险公司个人营销力度的加大,团体业务所占比重会比2003年有所下降。

 

  4.月度保费收入分布日渐平稳,但呈现较强的“高季末”特征

 

  从各年意外险月度保费收入占比的分布看,波动性逐年降低,标准差由1999年的4.47%下降为2004年2.82%,最高占比与最低占比的差由14.18%变为10.16%。比较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各月业务占比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即每一季度最后一个月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呈现出较强的“高季末”特征。这主要是源于国内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年度计划的导向作用引起的。

 

  5.简单赔付率呈下降态势,月度赔付率年中和年底较高特征比较明显

 

  意外险年度赔付率逐年下降,由1999年的39.74%下降为2004年的33.67%。而月度赔付率则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年中和年底赔付率较高的特征,即在每年的7月份和12月份、1月份,意外险赔付率都高于其他月份的数值。较低的赔付率给保险公司带来较高的营业利润,各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纷纷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利润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6.营销员模式和直销模式共存,尚未成立独立的意外险业务部门

 

  目前,在意外险经营模式中,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都没有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意外险业务的管理。寿险公司借助其强大的营销员队伍,个人意外险业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营销员佣金制度的采用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团单个做”的现象。尽管寿险公司直销人员也取得了一定的业务收入,但其经营模式仍以营销员模式为主。而财险公司则主要是以团险业务为主,由于其可以经营责任险、财产保险,意外险与其捆绑销售,同时财产险保费可以以成本列支,团体客户资源较为丰富,使其在团体意外险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例如,人保财产恢复经营意外险业务第一年,其市场份额就跃居第二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财险公司在意外险领域的优势。

 

  7.不同公司业务经营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对不同寿险公司意外险保费收入增长情况、市场份额、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和客户特点的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寿险公司在意外险业务经营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保费收入增长情况看(表2),传统大公司增速较不稳定。中国人寿自2001年起,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太保人寿和平安人寿增速波动也较大。新兴市场主体增速较高。2000年以来,新华人寿连续四年增速都在50%,而泰康人寿近三年的增速则都超过了60%,其他新兴市场主体也都表现出较高的增速。



 

  从市场份额看(表3),1999年至2002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保人寿三家公司占意外险市场的份额在90%以上。2003年,随着财险公司开始经营意外险业务,所有财险公司共占有23.32%的市场份额,其中人保财险市场份额升至第二位,仅次于中国人寿公司。2004年,财险公司占意外险市场的份额进一步上升,达到26.95%。其他寿险公司,如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的市场份额缓慢上升,截至到2003年底,分别占有0.95%和1.74%的市场份额,友邦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增长较快,从1999年的 1.41%上升到2003年的2.15%。

 

  从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看(表3),随着寿险公司投连产品保费收入的迅速增长,各寿险公司意外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大部分处于下降趋势,友邦保险公司和其他外资公司的业务占比保持相对稳定。财险公司意外险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由2003年的2.62%上升为2004年的2.81%。

 

  从意外险的客户群体看,中资寿险公司意外险个人业务占全部意外险保费收入比重逐步上升,外资公司由于不能经营团体保险业务,其业务全部是个人业务。在中资公司中,个人业务占比也存在较大差异,2003年,中国人寿个人业务占比高达78.51%,平安人寿个人业务也超过50%,而太保人寿、新华和泰康三家公司仅为30%左右,其他中资公司个人业务占比长期以来都处于较低的水平,2003年为11.82%。

 

    意外险业务存在问题的分析

 

  在过去几年中,尽管意外险市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如业务发展缓慢、规模较小、产品类型比较单一以及竞争手段简单等问题。

 

  1.意外险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远不及其他寿险业务

 

  从业务规模上看,截至到2004年底,寿险、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分别达到2851.3亿元和259.88亿元,而意外险仅仅达到117亿元;从发展速度上看,寿险、健康险业务自1997年以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6.19%、53.97%,同期意外险增速仅仅为13.37%,远远低于人寿保险业务26.55%的年均增速。

 

  2.竞争手段简单,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意外伤害保险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保险公司的竞争手段还比较单一,服务水平还相对不高,价格仍是目前意外险市场的主要竞争手段,无序竞争的现象比较常见,保险客户的忠诚度还比较低。从财险公司进入意外险市场迅速占领较高的市场份额,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对于面向团体和行业的大项目,新兴市场主体只须通过简单的价格降低就可以轻松地从原承保人手中夺过业务,说明保险公司与客户的互动性差,关联程度较低。由于意外险赔付率较低,保险公司与客户的接触机会较少,仅仅在投保和索赔时才能与客户进行交流,导致与客户关系的相对疏远,使得关联度降低。

 

  3.产品覆盖面不高,产品类型单一

 

  从2004年频繁发生的矿难事故中意外险的缺失,就不难发现其产品覆盖面不高的问题。目前,从寿险公司看,其意外险业务类型主要有个人业务和团体业务。个人业务主要有综合保险,包括面向个人的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意外伤害保险;面向家庭的幸福保险、燃气用户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交通意外险,包括交通工具意外险、机动车驾乘人员意外险、驾校人员意外险;以及旅游意外险和出境人员意外险。团体保险主要有团体人身保险、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建筑工程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执法人员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某些寿险公司还经营针对儿童的人身意外保险业务。而从财险公司的业务类型看,团体人身意外险占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60%,其他业务包括教师学生幼儿意外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人身意外伤害综合险、驾驶人员意外伤害险、其他意外险等。

 

  分析各公司意外险的产品业务可以发现,意外险市场细分不够,产品种类有限,同质化明显。近几年来,一些公司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开始重视意外险市场的深度开发,发展境外紧急救援计划、住宿学生综合保险以及专门针对管理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



  发展意外险业务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加快业务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尤其是最近五年来,意外险业务增速缓慢而寿险业务高速增长的事实说明,寿险公司产品经营策略具有比较明显的重投资轻保障特点。2004年,在资本市场低迷,投资收益率回报较低的情况下,各寿险公司主动加大了业务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保障型保险业务,使得意外险保费收入几年来首次超过同期的寿险业务收入,业务结构调整效果初步显现。从上面的分析中,意外险所占比重尽管有所上升,但仍显偏低。作为一种效益型险种,保险公司应该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加快意外险业务的开拓和发展,不断优化业务结构。

 

  2.注重制度建设,推动业务发展

 

  特殊风险行业意外事故保障的缺失呼唤强制性意外险保险制度,特殊风险行业的高风险性对保险行业提出了高的需求。但是从国内的实际情况看,大量采掘行业的从业人员保险意识淡漠,投保比例非常低。因此,应该加快制定特殊风险行业的强制意外险制度,以法定强制的形式明确规定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购买意外险,从而改变目前企业只关注利润,事故发生后政府最终买单的局面。同时,实施强制保险政策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保险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通过实施差别费率,促进特殊风险行业的经营单位不断提高其生产风险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3.细分市场,完善产品体系

 

  从目前意外险市场提供的产品看,尽管已将意外险市场细分为分散性个人市场和团体业务市场,在旅游、航空、建筑、学生、驾乘等业务方面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开发。但是,对于不同产品,在保险期间、保险责任、销售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创新空间,从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建立、市场拓展、差异化经营及晶牌形成等方面,保险公司在细分市场的专业化方面还没有到位。因此,保险公司应该通过细分市场,不断完善产品体系,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加以适当的市场拓展手段,促进意外险业务的快速发展。

 

  4.加强组织建设,实施专业化管理

 

  由于目前国内保险公司都没有成立专门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意外险业务,并且尚未进行分险种的核算,意外险业务一般依托于团险部门或者个险管理部门,专业化运作程度不高。从意外险业务的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看,保险公司应该逐步完善意外险业务的组织管理,成立专门的业务管理部门,这将有利于意外险业务的发展,并提高运营效率。

 

  5.完善监管,积极引导市场有序竞争

 

  目前,在国内航意险、学平险等业务的手续费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恶意抬高手续费、支付方式或者支付对象不合规定等问题。团险产品客户个性化需求引起的各种附加协议、特别约定等都与监管要求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另外,长期性意外险的需求也与长期性意外险的监管规定存在一定的冲突。这些都要求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监管体系,针对市场发展状况,适当地放松产品、费率的监管,完善市场行为监管,积极引导意外险市场的有序竞争。

相关链接
·未成年人意外险保额封顶
·太平洋保险推奥运意外险
·六一买保险送孩子 意外险是首选
·志愿者赴灾区救灾 投保意外险遭保险公司拒绝
·2元意外险存在理赔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