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保险网>>行销>>保险研究>>行业>>新闻
中国式保险思想的特点与现代保险观念
2006-7-11 8:52:35     来源:   编辑:szbx  点击:

中国人从历史上就对风险的理解非常深刻,比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唇亡齿寒”、“杞人忧天”、“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等等。中国古代对风险的处理方式也很有特点。群体、部落、家族、甚至州、府、政府都是固定的风险分摊群体。比如百姓解决养老的风险,便是养儿防老。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职业化细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度空前提高。古代朴素的保障观念及方法需要跟上时代变化,重新定位。

 

中国古代的保障观念

地势决定文明形态。

与西方的“海洋文明”相对,中国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土地是农民、乃至朝廷最大的保障。相对于远洋出海的风险,农耕文化所面对的风险往往是洪水、虫害、旱涝等自然灾害,作为农民自身所具有的风险,便只有“生、老、病、死”。

因为年年有自然灾害的风险,人人有生老病死的困扰,古代中国便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风险的成语,并沿袭自今。

 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危如累卵飞来横祸唇亡齿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杞人忧天等对风险的充分认识,成语的生命力也说明古人对风险认识的延续和号召力。

 由于个体的人力无法抵御上述的风险,中国古代便形成了以部落为主的群体劳动与风险分摊的较为固定圈子,固定土地后,便逐渐形成了以家族为重要风险分散单位的组织形式。

 如果有大的洪涝、旱灾、粮食欠收等,国家便以“赈灾的形式对受灾者损失补偿,这样,“交皇粮就成为天经地义,也有了如今交保费以保农业损失的内涵.

 而面对“生老病死的风险,中国人便逐渐形成了“养儿防老,而“生,,,便以宗族(一般延续到五服)、亲戚等为风险分摊群体.中国以往传统的四世同堂,便是为了能够以亲缘形式,将家庭的生老病死的风险分摊消化,这便形成了传统的红白喜事,亲朋好友凑份子,送礼,欠帐等,这便把婚丧,嫁娶,病之类有重大开销的事情,集合众人的财力分摊远亲不如近邻,其实说的是邻里间的互助互济。

 亲戚,家族等便是比较原始的互助保险形式.

 另一种相互救助形式就是较原始的储金会,大家每人每月储一点,谁遇到一些难题先给谁,也是济穷解困的常用方法。等到出现银行,信用社,中国人攒钱防范风险的意识便集中在储蓄上,储蓄的形式积累,防范今后可能遇到的子女教育、医务、养老等一些大项花销事宜。

 到这时,人们便意识到原先亲族圈分摊风险方式的弱化,而有意识加强个体防范的责任了。

 

 群体意识是中国特色的风险分摊方法.

 群体意识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群体意识就是:人,首先是群体的存在物,而且各有角色定位,亲族关系把你定位在亲族中,成为天生的群体中一员.离开一定的群体,孤家寡人,便如无水之鱼,无本之木,只有群体才使人有归属感、安全感。

 所以中国人生前有归属,有个人角色定位.死后也有归属,归家,,归林,叫做入土为安,安即安全感,为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便叫棺材,所以中国人也怕死无葬身之地,怕是孤魂野鬼无归宿。

 从灵魂深处,归宿来看,群体意识已根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里。

 因为只有在群体中,人才会有安全感,才有生命“生老病死”的保障.

 如果个体脱离群体,离开家园,便是流离失所即安身之所.

 古之,从字义上讲,,,也就是家。

 大家庭是中国小农经济最可靠的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土地,便是这个家庭的保险金额.

 因为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人们容易自给自足,小富即安。有了风险也是自我摊销,土地的收益是固定可见的,一年两季粮食,养几个牲口,全家的风险便分消了.

 

       小农意识是现代保险观念的最大保障.

 这种根植于“农耕文化”的小农经济,强调的是对家的责任和承担,重和谐讲秩序,自给自足,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封闭保守,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几千年来,人们习惯忍耐,各安天命.明哲保身,从未萌芽出用现代保险方法处置风险的意识。

 比如,城里防小偷,只想到安防盗门、护窗,把自己的家打造成铁笼子.          却不会去投保险.许多人花许多钱买营养品、保健品,也不去买份保险,也是这种心理的体现.

 早些年,有本书叫万事不求人,一样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反映。中国人盲目的群体意识,以及对群体的依赖和责任,那是有各种关系的群体,最可靠的关系是血缘.因为是熟人才会信任。对陌生人,不仅漠不关心,还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所以,事不关已, 高高挂起,  明哲保身.

 家在当代社会的演化便是单位.

 单位是对单位人“公家人生老病死负责任的天然群体.所以人便以单位为荣,以单位为家,单位的领导也是父母官,领导便也乐以爱民如子.

 如今,市场经济了,单位被打破了,遗憾的是企业作为单位,仅打破了企业人的归属感,集体感,却未打破政府作为单位.作为机关团体的归属感,集体感.

 以官本位为显著特色的中国人,在市场体系较为成熟的新时代,依旧走不出小农经济的误区,认识不到整个社会应该是风险共摊的大集体。而讲究团体、阶层利益的东方文明,平均主义、集体主义盛行,个体风险意识便不发达,于是随大流、等、靠、要,成为意识主导。等靠要的结果,风险来了,人们却没有任何预先的准备    

          群体意识中的责任缺乏现象

中国以“国”为“家”的最大最高单位,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干了很多举世瞩目的事情。比如,都江堰,防范洪水,避免百姓流离失所;长城,防范北方匈奴,使大汗子民的保险金额――土地,不再受到侵扰;运河,加强南北漕运,也是以国家流通的方式,保证居民不再南北经商,而安居一方。

 然而,由于以家为基本单位组成的社会,人们的责任只落在这个基本单位上,对家以外的外人,无责任无义务感,便是群体意识的痼疾

 从一个故事可见一斑:

 说几个朋友商量吃饭,各自从家里拿自酿的好酒,兑在一起畅饮,兑完后,大家都尝一尝,结果全都是水。原来,每个人都以为别人会拿酒,自己的一瓶水也显不出来,可以滥竽充数,结果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在传统社会中,对外人的无责任无义务感,从农户的自给自足中便略见一斑,

农民不依靠邻居做任何事情,尽管在农忙时,可能存在某种集体劳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世纪时的欧洲庄园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农民与他们的庄园主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向庄主要土地,借钱,要种子或其他事情。中国农民一般有自己的一小块地,只有在交租时,才与上一阶层联系。一户就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和消费者,以及风险分摊单位。在农村基本上没有劳动分工,没有分工协作的习惯,即使在城市的工业化,未来是为了协作的分工,往往让中国人一干,便是各工序也各自为政,形成本部门利益,而缺少上级工序为下级工序负责的精神及协作意识。

这种习惯延伸到如今社区,邻里之间的不相往来,对门十年不相识,其实是一种责任感的缺失,在不对邻里负责的同时也屏弃了邻里为自己负责的分工协作感。

中国人的群体与西方倡导的团队是有本质区别的。

中国人以各种关系组织在一起叫群体,彼此信任才组成一个群体;而西方的团队,却是为了达到阶段性目标、分工协作而组成的临时性群体。

 

市场经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把原有(利益)共同体肢解,将其成员变成追求独立的个体利益的个体,在这个意义上讲,是从群体走向了个体。而分工合作是群体的新型关系。因此,许多大家庭严格成为众多小家庭。因此,这个过程在当代中国正逐渐展开。建立在利益共享、风险均摊机制上的小农经济群体逐步衰亡,新型以分工协作、以契约关系为主的有机社会正在发育、成长。客观上造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迫使人们从事精细化分工,通过职业获取报酬,以货币在市场上交换个人所需。个人很难再组成自然的风险分摊群体,而必须依靠某种制度,以契约的方式将风险与公众分摊。

因此,转型期的“群体责任缺失”与看客心理、对外人无责任无义务的心理,需要以“法”制社会,用各种形式的契约来形成新型的“风险分摊利益工享”的群体。

 

 

重析亡羊补牢与杞人忧天

中国走进市场经济以后,市场多元化,人们面临的风险也日趋更多更大更广泛。但中国群体的风险责任意识却没有及时转轨。

比如推崇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是提倡事后补救,但如今与时俱进的新型风险却必须事先预防而无法事后补救。

比如矿难,比如911,比如飞机失事,比如海啸的损失,人们如何补?

人们更多重视事后补偿,往往忽视保险在事前防范风险所起到的作用,造成对保险认识上的错位。当看到重大意外事件造成的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时,总会感叹保险没有将抵御风险的作用前移,对投保人的经济补偿也有亡羊补牢的遗憾。

而更为可怕的思想是嘲笑杞人忧天。无论是亡羊补牢、同舟共济、兔死狐悲等,都讲的是对风险的观点态度,中国人除了株连九族是防范复仇颠覆当朝以外,从来就没启发民众事先预防的心理。

如果山穷水尽疑无路,他提醒你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前面是山,他说天无绝人之路、车到山前必有路。

即使亡羊补牢他也赞一句犹未为晚。

中国人有着嫁祸与人、幸灾乐祸的阴暗心理,期盼别人倒霉便是我等沾光,他人灾难与我无关。远未意识到一些灾难是共发性的,是全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

而杞人忧天的故事,是讲有一个古人担忧天上的星星可能会掉下来、地有可能会塌陷,这样一个“生于忧患”的风险理念,却被千年嘲讽,彰现国人风险意识的严重不足。

提倡人们“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该是给杞人忧天正名的时候。

我们不能再误读那些正确的风险理念,即时屏弃“亡羊补牢”的陈旧意识,与市场经济共同发展,用现代保险理念另公众走出小农意识,培养现代社会的“不安全文化”。

风险一旦被人们广泛认识,其发生的可能性就减少很多。

传播现代风险保险观念,本身就是防灾防损的“曲突徙薪”。

 

 

现代保险是风险社会的必由之路

                         ――如何体现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传统社会的中国,以家庭、血缘、地域等为基本利益、风险共摊单位,实际上起着稳定社会、管理社会基本单位的无形、自觉的职能。

一旦这种稳定关系被打破,那就需要另一种方式使个体面临的风险有效分散,参与社会基本单位的稳定管理――有了大的风险,便有一种有效的机制成功分摊出去。

这就是现代保险,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保险是一种单个单位(个人)的损失有多个单位(个人)分摊的契约化机制,参保的个体越多,每个单位(个体)的均摊损失就越少。

保险实质上是以承担风险作为契约,使不相干的风险单位形成一种互助互济、同舟共济的契约关系。过去的风险由大家庭或家族(以五服为限)分摊的方式,需要个体以全部收入共交共产,而今的保险关系却只需交纳保险费,从更大的范围用全社会分散了个体更大可能的可保风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