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业风采
  • 明天我们如何养老:养老无忧“钱途”在哪儿?
  • 日记分类:保险规划 发布时间:2012-9-3浏览次数:786
  • 明天我们如何养老:养老无忧“钱途”在哪儿?
                                                          www.eastmoney.com2012年08月30日 08:05
         
          (近期央视2套推出系列专题:《明天我们如何养老?》,早八点晚九点半播出,现选出几篇代表文章,供大家参考)

          苏州新华人寿资深经理矫松田祝网友、客户福家安康、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没有规划的人生,长寿也是件憾事!!!养老保险咨询网址:www.szbx.net/jst/ 热线13004539095 QQ914636425宁静致远

      

      老有所养,是我们每个人对未来的期待。那么我们老了之后怎么来养?养的质量如何?这些都关乎我们老年的幸福程度。未来除了我们已知的能够领到的养老金之外,还能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怎么样能让养老的钱尽可能地更多一些?未来我们退休之后,依靠“养老资产”就能踏踏实实地养老吗?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特邀评论员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有没有一个理想化的解决养老问题的模式?让我们共同来努力,为老年人打造更多的养老资产!

      “你留下房子,我为你养老”,“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老人可以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定期获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房主去世后,房产出售用于归还贷款,其升值部分归金融机构所有。

      记者在上海随机采访一些市民。

      上海市民:我跟儿子住在一起,我跟这孙女住在一起,我的房子抵押给银行,儿子住什么房子呀?这个房子的事情,很复杂的。

      上海市民:这事要和子女商量的嘛!没有子女的例外嘛,有子女的,老人不能完全做主的。

      此外,我国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一般只有70年,当人老年迈将房产抵押时,商品房的使用年限已经不多,而当老人身故时,使用年限更是所剩无几。这也一定程度加大了对 “以房养老”实施的难度。

      张鸿铭:居住住房的70年的土地使用权的问题,我们土地使用权实际上已经实行20多年了,以70年为计算的话差不多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那么对于公积金管理中心而言,对于一个收房的人他希望你这个产权房的年限越长越好。你已经过去20多年,所以对于土地使用权期限很长的房屋他攒的量也可能不大了。

      彭予:2007年,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曾试推过“以房自助养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自有产权房屋出售给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老人在有生之年仍然可以居住在原有房屋内,出售房屋所得款项在扣除房屋租金、保证金及相关交易费用后全部由老人自由支配使用;然而这一试点并没能开展下去,这项业务早已悄然停止。

      马伊里:大家都期待着政府能够很快出台一个政策,我觉得还需要观察,还需要研究,站在老人的立场上,我们要看这种模式,怎么样对老人是有利的。

      杨燕绥:养儿防老的观念必须转变过来

      以房养老也是养老金的一个来源,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仅有一份养老金,解决的是老年人吃饭,穿衣,交通,但老年生活更大一个风险还不是吃饭。一个更大的风险可能是人口越来越老,而劳动人口越来越少,提供老年服务的问题就出来了。我们知道供求关系的变化,这边需求大了,那边提供少,所以家庭将来护理费用增长非常快。现在育儿嫂、月嫂很难请,这是趋势。将来的养老不管在家,还是老年公寓由别人提供服务,人工费怎么办?仅靠养老金不能养老。那么我们怎么办?老年人还有什么?

      老年人现在有钱的是50后,60后的老职工,他们手里有一套福利分房,把这个管起来会转化为养老金,这是以房养老产生的一个必然的原因。但上海只有一个居民响应,最后他也退出了。上海的问题出在,大家把以房养老看成银行商业行为,是政府支持下让商业银行做,商业银行面临最大的风险,不知道老年人活多久。如果把这个房子产权交出来,对一个房产的残值做定价,按月支付养老金,定出价格,然后反向支付养老金,预期寿命15年,结果这个老人活30年,银行一直支付养老金,这个亏空谁来办?不是商业机构能做的,中国现在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以房养老当成纯商业行为,政府必须介入。

      还有一个是观念上的转变,中国人更多想把房子留给孩子。现在需要转化一个观念,养儿防老,现在孩子已经不能养老,政府会给你发养老金。还是想你不出钱得出力,中国老百姓意识到孩子越来越少,无论出什么都没有,孩子既不能出钱也不能出力。购买服务得有更多钱,作为儿子既不出钱,也不出力别想有老人的房子,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观念必须转过来。

      张鸿:单纯靠基本养老金养老绝大多数人是不够的

      我们现在看到各地有这样的城市,包括以房养老,但以房养老针对的人群有点窄。单纯靠基本养老金养老,在中国,绝大多数人是不够的。中国有一个叫替代率的东西,我们父辈退休的时候,能拿到原来工资的90%,80%,这是替代率。现在中国的替代率,我看到一个数据是不到50%,国际一般标准70%以上。就是退休时只有拿到原工资70%,才能保证老年生活还可以,50%以下你只能吃饭。其它这些支出的要求怎么满足?这就需要补充养老,把你的一些资产,或者用企业年金等等,在年轻的时候要有打算,或者到年老的时候真的有一套房子,这个房子又不准备传给自己的下一代,你就用它养老。我们需要有整个的一个制度上的安排来保证,我也愿意做,商业机构也愿意做,政府也能够撬动这个行为。

      杨燕绥:政府养老和养儿防老都是幻觉

      各个国家面对老龄化有不同的问题,不能讲美国特色、中国特色,老龄化都有这样的问题。最先进入的还是美国。美国在一战、二战期间发了财,所以他最先发达起来,最先进入老龄化,在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老龄化。美国面临70年代必须解决养老金是否充足的问题,而且养老金不充足,你不能给年轻人增加税收,因为年轻人少了,老人多了,怎么办?美国60年代末期出台了以房养老、房产定价和反向抵押的法律,叫做准公共品,政府建立不仅有法规,而且有抵押基金,他们实施得很顺利。因为这样的基金解决的问题,当工薪层把首住房卖给政府,政府评残值,定价,定完以后政府委托最信任的银行,反向养老金,这个在70年代就能反向,每月给2500美金,老年人用这个解决住老年公寓,付服务费用等等。当时定完价,如果这个人长寿银行赔钱,政府就把长寿造成银行的损失补给银行,如果短寿就给他的家庭做为遗产继承,但是政府会对这个居民进行终生信用检查,不许欠工薪税,不许欠教育贷款,房贷90%还完,他是履行纳税义务的好居民。所以,这就需要政府鼓励人们还是买一套首住房。

      我们已经到了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首先鼓励有收入的人还是买一个首住房,借鉴美国70年代搞的法律,怎么为房产残值定价,包括它的产权使用权等等,相关的法律需要及时地出台。什么中介机构可以参与残值定价,作为中介评出的价值是有效的,然后怎么样选择银行,政府怎么建立抵押基金,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来把房子交给政府。反向养老,社会要广泛地教育,转变这种观念这些工作都得做。实际上你谈一个养老不能光靠养老金,我觉得中国现在人们养老有三个幻觉,第一个,靠养老金养老,面对通货膨胀,老龄化,所以不仅仅养老金,养老金仅是吃饭,是老年日常开支现金流,不能解决其它问题;第二个幻觉是政府养老,尤其体制内的觉得政府包他一切;第三,觉得养儿防老,这些都是幻觉。

     

    关注健康养老理财的好友敬请百度搜索以下文章:

    《保额分红显神奇,新华人寿2008年分红不减》    2009727  来源:中国金融网

    《新华人寿 向 客户派送10亿元 特殊红利”     2007095 来源: 和讯网

    《新 华 保 险 进 入 寿 险 前 三 甲》         20100705日 来源: 中金在线 

    《新华人寿A+H股同步上市 承诺10亿特别分红》   20111111日  来源: 网易财经 

    也敬请百度搜索:矫松田 (jiao song tian );  中央汇金(工商、建设、农业、中国银行、新华保险的控股股东)

       



     

     

    苏州新华人寿资深经理矫松田祝网友、客户福家安康、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没有规划的人生,长寿也是件憾事!!!养老保险咨询网址:www.szbx.net/jst/ 热线13004539095 QQ914636425宁静致远,也可百度矫松田

我要评论
  • 评论评论内容不能超过75个中文/150个英文字符!

  • 最多15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