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保险网
>>
新闻中心
>>
保险时讯
>>新闻
保险公司受挫 保险面临大挑战
2008-12-18 9:00:23 来源:投资与理财 编辑:szbx 点击:
降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个坏消息。连续几次降息让保险公司应接不暇,108点大降息则让保险公司雪上加霜。进入降息周期后,保险公司过去销售的保单本来已经无利可赚,甚至会出现“倒贴本”的局面。
不过,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利好消息,与投资型保单的吸引力下降相反,保障型保单在进入降息周期后,吸引力正在逐渐上升,但保障型保单很难保证保费不下滑。
保险公司受挫
降息周期的到来,导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下降,因为保险资金都选择国债、存款为渠道。中金公司认为,降息导致保险公司新业务利差大幅缩小,新业务投资收益将大幅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说,随着新保费投资的占比越来越高,以及再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固定投资收益率将较长时间处于下降通道中。据悉,大降息,第四季度七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3.67%骤降至2.77%,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已没有利差空间。
如果2009年保险公司新业务结构保持不变,新业务的利差将缩小0.4%左右,盈利下降33%(基准利差1%,固定收益80%)。
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看,明年协议存款利率将大幅下降,目前保险公司投资资产中约10%-30%比例是定期存款,而定期存款中占比较高的是协议存款。对协议存款而言,2008年上半年的收益率为5%-6%,与当时三年期存款利率5.4%相当。东方证券表示,此次降息后,三年期存款利率降至3.6%,估计协议存款利率也会降至3.6%左右。考虑到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未来利差损的压力值得关注。以中国平安为例,存款利率下降108个基点,据东方证券测算,2008年浮动利率存款利息收入将减少约3.2亿元,对利润表影响约5%。
在降息通道期间,保险公司过去销售的保单已经无利可赚,甚至会出现“倒贴本”的局面,即所谓的“利差损”,而且现在销售的新保单也获利不多,保险公司只能把新产品寿险利率下调,再提高保险产品价格。
在此情形下,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保留了部分1995年至1999年的高利率保单,其保单综合固定成本约为3.3%,而中国人寿剥离了高利率保单,其固定成本为2.5%。
投连、万能遇险
在投连险全面溃退之后,降息再次冲击了本已疲惫不堪的投资型保险产品。
降息后,由于银行存款利率与预定寿险利率很相近,所以投资型保单的吸引力下降,投连和万能险甚至分红险的销售将会受到影响。
虽然大幅降息对资本市场是利好,反而加重了市场对经济景气度的担心,资本市场表现不会太理想,所以投连险后市不会太乐观。虽然投连险也有保守型的账户可以投资债券,但大降息债券利息同样下降,保守型账户收益也不乐观。
相比投连险,万能险受利率影响更密切。早在上一轮减息周期中,万能险就凭借比定期存款高一点的结算利率成为了许多储户的替代性选择。尤其是不少万能险产品保证至少2.5%的收益率,更是让储户在减息周期中找到了一个避风港。但是,进入下半年后,万能险开始伴随降息而忙不迭的调低收益率。如果说上半年5.75%上下的水平才有可能杀入第一梯队,那么如今5%的收益率水平就足以保证在第一梯队的领跑席位。未来伴随存款利率下调,万能险的结算利率进一步下调自然是大势所趋,各家公司所要比拼的不过是哪家下调的慢一点,幅度相对少一点而已。
分红受制于公司赢利能力
分红险是投资类保险中相对稳健的产品,其一般会根据合约安排一个现金流,给予投保者基本的保证回报,然后再根据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给予投保者额外的分红。分红险的分红,来自于保险公司死差、费差、利差这三块。在这三块中,会受到降息影响的是利差收益。保险公司一般通过协议存款、债券等形式实现收益,降息无疑将削弱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利差也会因此下降。
虽然,降息会降低分红险的利差,减少分红,但传统分红险却因其每年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保底收益和不封顶的高分红及免税功能而回暖。据泰康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降息之后,公司的分红型险种销售呈现大幅度上扬态势,销售业绩起码较之前日均增长2倍。而且,凡是储蓄性质的险种均受惠于降息而销势趋好。
分红险收益其实可以理解为由保底收益和不固定分红两部分组成,保障范围较广,主要有养老、教育、身故保障等,也可以附加各种健康险、意外险或者定期寿险等,受市场影响较小。另外,分红险保底收益并非总以固定明示的年收益率来告知,多数以满期给付、年金等形式体现。保监会明确规定,分红险至少要分配利润的70%给客户,剩余利润作为“分红险的红利储备”,并在投资收益不好时分配,以此保障分红险的收益相对稳定。因此,目前市场行情中,分红险受到追求稳健投资者的青睐。
分红险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稳定。它有固定收益部分,不管资本市场是好是坏,投资者都能得到保单的固定回报(通常略高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而且,分红险的分红功能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参与保险公司的盈余分配。
但是,分红险有没有红可分,能分多少,都是不确定的,只能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确定,并受限于资本市场的走势。保险业人士指出,在分红不佳的年景中,分红险也有可能因投保人脆弱的风险承受能力而发生退保。
据分析,由于2008年分红险投资收益不够理想,预计2009年分红水平不会很高。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投资收益大幅下降,分红险产品年末的分红水平有可能大幅走低。
根据分红险产品设计,如果账户没有盈余,分红险也就没有红利可分。因此,以下两类家庭最好不要购买分红险,一是短期内需要大笔开支的家庭,二是收入不稳定的家庭。
降息后该买什么险?
对于降息之后保险公司新推出的险种,不少人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生命人寿保险理财师告诉记者,在降息周期中,确实有许多投资者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到保险产品上去。在人民币储蓄利率降低后,传统寿险2.5%的预定利率则显得相对吸引人了。
另外,降息对于具体的保险产品来说,会刺激固定收益的年金型产品的销售,尤其是15年缴费期以上的产品,现在有些固定收益的年金险其收益都已经超过3%。而自从资本市场大幅缩水之后,保险公司对于投连和万能型的产品都不作为主推品种,应该说保险公司及时的产品销售策略也会让营销员从中受益,而分红型的产品收益受这次降息影响而下降。
当下年金险因为降息而受市场的青睐。一些寿险公司营销员表示,现在他们都向客户推荐年金型产品,首先是因为降息的刺激,另外对于寿险营销员来说,一份年缴2万保费的年金险可以给其带来保费比例高达35%的佣金收入。
很多投保者购买长期性储蓄型保险,期望从中得到保险与储蓄两种好处。在银行利率与人寿保险复利的两相比较中,获取“利差”收益,做到投资、保障两全其美。而保险公司为了其市场占有率,必须作些自我牺牲,将原来与银行存款中的“利益差”贴补给投保者。然而,在连续几次降息后,保险公司的“利差”收益已近于零了。因此,短期而言,对喜欢储蓄型的投保者来说是不划算了。但从长远来看,降息会加快保障型保险的复苏,这对注重保险保障功能的投保人来说更为有利。
无论怎样,保险重保障,无论处于升息或降息时代,人们都需要保险。只要有保障的需求,经济能力也足够,就应该果断去买。无论在什么样的外部经济环境下,买保险都应该从家庭需求的角度来衡量。以保障为目的的保险不属于投资的范畴,其价格变动也并不像其它投资类的金融工具那样敏感。而且买保险是个长时期的过程,利率、汇率的短期波动不应成为影响人们购买保险的决定因素。
【
推荐给好友
】【
打印
】【
进入论坛
】
相关链接
·
两次降息对保险影响分析
·
成本与收益倒挂 降息致万能险利率下滑加速
·
降息周期下保险保障不可少
·
受降息影响 保险新业务的投资收益将大幅下降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
提交搜索表单
Web
www.szb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