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保险网>>新闻中心>>保险时讯>>新闻
金融控股充电 国电集团拟建财险公司
2008-12-19 9:12:3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szbx  点击:

  领先一步的“电网系”

  实际上,国家电网公司已领先一步布局保险业,并在金融领域完成了比国电集团更深的介入。

  今年11月,国家电网发起设立的英大泰和财产保险公司获批开业,而同属国家电网控股的英大泰和人寿早在2007年6月就已在北京成立。此外,目前国家电网旗下已有英大国际信托、英大证券和中电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今年5月,由南方电网绝对控股的鼎和财险在深圳开业,出资筹建鼎和财险的7家股东中,除南方电网外,其余6家股东——广东电网、广西电网、云南电网、贵州电网、海南电网和南方电网财务公司——均为南方电网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多家电力、电网企业之所以竞跑式新设保险公司,在于其初期发展背后的“天然靠山”——源源不绝的股东业务。

  英大泰和人寿成立初期曾表示,将深入挖掘股东业务资源,以系统内业务资源为基础拓展保险业务,将以员工福利业务、银行代理、代理人和电网兼业代理作为主要销售渠道,还将在十个省市电力公司设立营销服务部。英大泰和财险也称,将针对电网特点,量身定制国家电网系统保险业务服务方案。

  2008年上半年,英大泰和人寿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94亿元,虽然市场占有率仅为0.16%,但保费收入排名已从2007年底的全国40多位升至第30位。

  永诚财险则一直将电力系统保险作为重点发展业务,内部设立专门的电力能源部,独家或参与承保火电、水电、风电、核电等电厂数百家。

  国电集团筹划设立的财险公司,也将走出同样的路数。

  知情人士称,该财险公司发展初期阶段的定位为“立足股东单位、面向能源行业”,分公司将首先设在股东重点地域,并将在电力保险市场中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电源企业财产保险市场的领跑者作为短期发展目标。

  电力、电网系保险公司的另一特征是,成立伊始,系统就对旗下保险公司保持了高度的控制力。

  英大泰和财险的董事长肖其之,原为国家电网旗下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副总经理;英大泰和人寿董事长徐伟良,曾为华东电网有限公司总审计师,总经理张世才曾为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副总经理,其余10位高管均为国家电网公司金融资产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高管。

  主营业务下滑

  较之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保险公司在资本实力上的弱势,电力、电网企业的强大资金实力为旗下保险公司提供了稳固的资本基础。

  永诚财险成立伊始注册资本金即为10亿元;英大泰和财险和英大泰和人寿的注册资本金亦分别达到12亿元和6亿元;鼎和财险虽然相对较少,但也达到了5.18亿元,远高于监管部门要求的2亿元底限。

  2006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吸引优质资本、引导资质良好的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投资保险业。

  一位电力行业分析师表示,很多电力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考虑进军金融业,核心原因是电力行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现金流一般都很充足,投资金融业会提高企业现金流的运营效率,国外的电力公司常有这类投资行为。

  但是,今年的情况已不同以往。

  今年1至10月,国内五大电力集团共亏损268.36亿元,其中,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分别亏损34.07亿元、 59.65亿元、60.71亿元、65.46亿元、48.47亿元。在资产负债率方面,五大电力集团在140多家央企中排名后五位。

  据国家电网初步统计,今年的两场自然灾害给国家电网带来的经济损失总计达224.6亿元。

  “现在国电的主营业务盈利性不强,涉足金融业务,盈利性比较强,并且企业自己需要金融业务比较多,需要贷款、投资、结算等,对自己的主营业务发展也有很大好处。”一电力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另一电力行业分析师表示,从战略角度考虑,保险板块是一个很好的融资渠道,既可以保证产业发展的融资支持,又能够确保整个集团现金流的稳定,但需防止结合过密带来的风险,特别是产业与金融风险的相互传导。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相关链接
·保险公司对银行投资不得超净资产30% 
·三大保险公司一月保费总计855亿 环比增96%
·保险集团化步伐加快
·三保险巨头业绩大涨 券商:不具实质意义有待修正
·保险三巨头2009年业绩预增 投资收益抢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