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最大财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董事长、总裁吴焰周六表示,人保集团今年业绩目标预计是两位数,并希望今年完成A+H的整体上市目标,但前提要看看外部环境。
他在北京参加两会期间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2011年人保集团利润有两位数的增长,保费也呈稳定增长,但因相关数据有待审计,且人保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面临公布业绩期,因此不宜透露具体数据。
“人保集团两地上市是一个既定方向,我们正在抓紧准备,如果窗口合适,我们希望更早一些,当然希望能在今年完成。”吴焰称。
他提到,去年是公司近年来业绩增长最好的,公司传统核心板块中的非寿险业务做的“最好”,在资本市场投资有较大压力情况下,人身险保持平稳增长,人保寿险则在开展四个年头後实现盈亏平衡,“让我很欣慰。”
在吸引战略投资者方面,他指出,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已经入股,其它战略投资者会在IPO时做进一步相应工作,属於常规性的引入,包括技术投资者。
吴焰表示,人保集团吸引战略投资者或技术投资者的目标不仅限於欧美投资者,一些来自亚洲投资理念比较相似,且有实力的投资者,也对人保集团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而人保在吸引战略投资者时,会关注对方实力,同时也会考虑公司发展战略和业务层面的合作。但他拒绝透露包括筹资额等更多细节。
2009年9月,人保集团完成整体改制,由国有独资保险集团整体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保险公司,注册资本306亿元,财政部为其单一股东,国务院还批准其择机在中港两地上市。去年6月,全国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投入100亿元人民币,占约11%股份。
尽管跻身中国保险业界的前列,吴焰也坦言“缺钱是每一个面临快速发展的企业都存在的问题,而缺钱也不是贬意词,银行也缺钱,因为要补充资本金,保险公司缺钱,有偿付能力的问题。”
但他指出,在快速发展中是否有补充资本的能力,以及通过什麽样的手段满足自身的需求,人保的选择会多一些,可以通过内部的资源重组改革和运作,在内部形成新的资本供给,“我认为我们是有内部条件的。"
人保集团旗下包括人保财险、人保资产、人保健康、人保寿险等。集团经营范围已经从单一的非寿险发展到非寿险、寿险、健康险、资产管理、保险经纪等多个领域。旗下中国财险2003年在香港挂牌。
仍会推进财务投资 拟推25亿元债权计划
至于人保集团投资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吴焰明确表示,这不代表人保集团的多元化发展,人保集团只是财务性投资,战略性合作。而以後只要有好的机会,人保集团还会进行这种财务性投资。同时近期将推出一期25亿元债权计划。
“我们会和兴业银行进行多层面的合作,兴业银行近年成长很快,效益比较好,我们双方理念比较有一致性。”吴焰称。
他提到,公司以前也做过财务性投资,如杭州银行等,只是这次投资兴业银行出手大方了些,拿了170-180亿,人保集团所属的子公司都参与了此次投资。
兴业银行周二公告称,拟向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非公开发行至多20.723亿股A股,价格为12.73元/股。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认购13.80亿股。
“如果是仅仅获得当期收益的话,推出债权计划也是不错的,我们还会加大力度推出债权计划。”吴焰称,人保集团刚刚获得保监会批准,将对宁波发行一期25亿元债权计划。而从项目选择到风险防范,人保集团对债权计划作了很多战略储备。
他提到,由於涉及到与监管层的沟通,所以人保还不能透露储备了多大规模的债权计划,“当然一旦债权计划的审核方式发生变化,我们就可以明确宣布债权计划的规模。”
在谈到人保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战略上,吴焰称,人保在实现自身商业价值时,也注重结合政策支持鼓励的领域,包括农业保险方面开拓,同时继续发展人保业务发展的创利能力,增强资本实力。
被问及中国人保目前的偿付能力时,吴焰表示,中国人保的偿付能力已经有了很好的改善。去年中国保险行业因为资本市场的波动,对保险市场的偿付能力都有影响,“去年我们对子公司,香港的财险公司作了增资配股,实力明显提高。”
他认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回暖,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会进一步改善,同时人保随着自身业务质量和能力的改善,偿付能力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实现保费收入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617.9亿元,同比增长18.5%;人身险保费收入9,699.8亿元,同比增长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