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0815张家港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送赔款
人保财险沈丽敏: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曾经有个相声,说的是,三月五日学雷锋日,大家纷纷去做好人好事,结果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导致不想过马路的老人被搀扶过马路N次、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每人理发、洗澡N次。如此情节,现实生活中,在保险消费领域也屡见不鲜,频繁的电话骚扰,上门过度推销等等,以保险服务的名义,玷污了保险业的声誉。
对于保险服务的理解,中国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总经理沈丽敏给出了鲜明的答案,“服务就是要解决消费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汽车时代,保险要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催化剂”
苏州汽车保有量逾百万,在全国来说,绝对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人保财险在苏州地方非寿险的市场份额占比在32%以上,居于行业首位,约40万车主选择在人保购买车险。苏州人保财险200多个营业网点、300多个合作4S店,围绕着“车”和“人”,用心服务
汽车时代的到来,使苏州人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当你开着汽车,带着家人去出游,吃吃农家菜、看看自然美景,全家人一起活动的圈子顿时大了许多;当你开着车去上班、会朋友、谈生意,汽车顿时成为“实用”、“撑面子”,或者“随大流”的代名词。在绝大多数的时候,有车一族对保险的需求仅限于随车备查的一张保险单。
然而,车辆一旦出现保险事故,“保险”就有了用武之地。保险公司服务的好坏也可立辨,是左等右等不来现场,拖拖拉拉不能理赔,还是及时给予指导,快速进行处理?在这方面,人保财险着力从减少客户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尽快协助客户处理事故等方面持续提高服务能力,能让客户跑一次解决的问题,决不让客户跑二次,人保站在客户的背后,作客户的依靠,在五个环节,用服务来围绕价值链做文章,值得称道。
●案发现场。
全国联网救援服务。快速到达现场查勘,协助疏导交通,并主动为当事人进行心理安抚。
●入店维修。
从维护消费者利益角度出发,帮助客户选择优质修理单位,推荐客户到质量过硬的修理厂、4S店入店维修
●理算赔付。
2万元以下不涉及人伤案件1小时通知赔付。人伤案件全程电话导航服务。盗抢车案件上门服务。全国5000家网点实行通赔。
●法律诉讼。
在涉及人伤道赔事故法律诉讼阶段,人保财险是被保险人的坚强后援,可以接受委托,代表被保险人了解案件进程,慰问伤者,跟踪合理治疗,并提供法律援助
●管家式服务。
人保财险始终关注每一位车险客户、每一辆汽车的安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便捷化服务以及各类增值服务,如故障施救、法律援助、事故处理、受托验车验证等管家式服务,他们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友情提醒客户注意行车安全,通过短信、邮件及时与提醒客户车辆保养、驾驶员验审,并与4S店联手开展用车知识培训。
转型时期,保险要成为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稳定器”
快速发展的苏州,正处在一个新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既是矛盾的凸显期,也是发展的关键期。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的保险业肩负着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据统计,2010年苏州人保财险保费收入达到24.3亿元,强劲的增长态,行业领头羊的地位,说明公司的服务符合市场需求,受到大多数市民的认可。
随着苏州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人保财险在金融创新与保障民生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得到了有效发挥,在服务民生各个领域开花结果。
●农业保险。
苏州人保财险大力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农业服务站788个,服务区域占苏州全市的65%,提供农业风险保障20.05亿元,受惠农户近14.2万户(次),开设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创新高效农业设施险、特色大棚作物险,实现了财政支出的放大效应。
●民生两险。
与民政部门联合推出省内首个民生两险,即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和重大自然灾害房屋保险附加火灾(爆炸)保险,全面提高了参保市民的防灾抗灾能力,转移的灾害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的损失,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安全生产责任险。
为保障苏州市高风险企业员工的安全和权益,在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推动下,苏州当地高风险企业必须按照规定为自身和员工办理安全生产保险。安全生产保险对事故造成个人死亡赔付不低于每人30万元,公众责任险的每次事故及累计赔偿额,一般为100万元至1000万元。
●火灾公众责任险。
该险种致力于提高公众聚集场所安全管理水平,减轻场所经营者因火灾事故造成的第三者人身赔偿损失,充分利用保险的经济补偿职和辅助社会管理功能,发挥了保险在火灾防范和火灾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提高了协同赔偿的能力。
●医疗责任险。
人保财险积极为医疗制度的改革做好配套保险服务,协助组建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其推出的医疗责任险有助缓和医患纠纷,减轻医务人员心理负担,为妥善解决病人伤亡后的经济困难提供了渠道。
●环境污染责任险。
环境污染责任险是用市场手段管控污染的尝试,苏州66家重点风险源企业参保。该险种突出保护第三方社会公众的利益,人身伤亡赔偿每人30万元。附加有“自然灾害条款”、“污染清理费用条款”、“污染救助费用条款”和“疏散人群费用条款”。
●居民意外伤害及身故保险。
在财政支持下,苏州开展居民意外伤害及身故保险试点,针对征地农民、低保对象、农村户口居民,因发生意外身故、烧伤或因交通意外、刑事案件所致的医疗费用,都将会得到每人每年总额12.5万元的保险保障。而每人每年20元的保费,个人只要承担4元,其余都由政府财政支出。
关键时刻,保险成为企业进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金融土壤,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保险是否能准确提供与之需求相配套的产品?95余万家企事业单位选择了苏州人保财险,服务究竟有何特别?
作为金融业三支柱之一,保险业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和资金融通功能,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联动,着力提升我市金融整体竞争力,人保财险作出了有益尝试。
●华东信用险中心。
充分利用人保财险信用险华东区域中心的功能,用世界的钱为苏州企业的发展服务。在苏州开展信用险业务,发挥信用险放大企业信用、分散企业风险的独特作用,帮助在苏总部型企业规避贸易风险、拓展销售渠道、进行保单融资。目前,已为在苏州设立运营中心的跨国公司等总部型企业提供全国范围信用险服务。
●科技金融合作框架协议。
苏州人保财险与全国首家科技支行签订了《科技金融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科技型企业—银行—保险三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有效缓解苏州市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拓展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指导和规范中小企业贷款的银保合作,为苏州地区获得交行贷款的企业提供中小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信用保险,为苏州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营造良好金融与投资环境。
●量身定制保险服务方案。
提供服务从产品到方案——根据企业经营风险,量身定制保险服务方案,不同的企业类型有不同的专业团队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全方位为企业把脉风险,为企业提供完整的风险解决方案
伴随企业从初创到上市。——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苏州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根据企业初创期、成长期、上市期等不同的成长阶段,提供企业最需要的服务,如初创期的融资风险转移,成长期的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配套保险服务,上市期的法律风险转移,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将不确定风险转化为可承受的保险保障。
●投资增值的“防火墙”
人保财险积极推动在苏州经济发展,开展与风投、创投、小贷的联动、合作,在资本与投资项目之间建立平衡和整合机制,为投资增值提供“防火墙”,促进苏州经济活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