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保险网>>新闻中心>>保险诚信>>新闻
谁为诚信上保险
2006-3-17 8:48:33     来源:国际金融报   编辑:szbx  点击:

  如果说在“3·15”向客户力表诚信之意是一项服务的话,那么,在产品、营销、理赔等环节提供周到顺畅的服务才最能体现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3·15”过后,浮于表面的客户服务活动戛然而止,理赔难、服务水平跟不上的现象重新浮出水面

  又逢“3·15”消费者权益日,保险当仁不让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焦点。

  一改往年遭到投诉的被动局面,今年“3·15”,全国保险业开始转变思路,主动举起了“诚信维权”的大旗。其中既包括监管层招募志愿者上街普及全民保险知识,也不乏保险公司“站在保户角度、为客户办实事”的姿态。

  沪上保险业今年开展了“3·15保险服务宣传”活动。渠道多样化是这次活动的最大亮点。

  增设投诉处理应急电话、教授事故自救互救的技能、发放《投保指南》、聘请相关人员担任“服务质量监督员”……从一个个承诺,不难看出保险业正致力于改变“销售误导、理赔难”的失信形象。

  然而,谁又能为这样的“诚信承诺”上保险?外界质疑保险公司利用“3·15”宣传公司自身形象,这样的质疑声不是没有依据。回顾往年,周围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发生:“3·15”过后,浮于表面的客户服务活动戛然而止,理赔难、服务水平跟不上的现象重新浮出水面。一些地区、公司经营造假、误导欺诈、服务质量低下等失信问题相当严重。

  然而,监管部门此时发出的声音再次燃起市民对保险业改善服务质量的信心。上海保监局副局长马学平在“3·15”前夕会议上义正词严,“别总拿诚信说事。”言下之意,如果说在“3·15”向客户力表诚信之意是一项服务的话,那么,在产品、营销、理赔等环节提供周到顺畅的服务才最能体现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有关政府机构如金融服务办、社会服务局、消保委也举起了相助之手。上海金融服务办副主任马弘倡言诚信经营,“惟保险公司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消费者对保险的需求作为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才能找准保险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事实上,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改革保险诚信制度的紧迫性。根据上海保监局透露出的信息,2006年将是上海保险业“重塑诚信”的关键一年。除加大保险监管力度外,相关部门将此上升到了宏观层面。可靠消息表明,上海保监局和上海金融服务办已建议上海市政府,召开一次保险工作会议,并且出台相关促进保险业的文件等。

  我们期待,这将成为一个崭新的起点


相关链接
·保险业的诚信建设需要法律保障
·保险理财师遭遇信任危机
·对内资保险公司诚信问题的深层思考
·保监会:严格防范保险诈骗
·保险业的诚信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