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海南团代表向大会提交了4份涉及医疗卫生的建议,内容涉及卫生经费投入、医疗保险制度、基层卫生建设和海南医疗卫生发展等方面。
现状:卫生财政经费的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
建议:建立稳定的卫生财政经费保障制度
代表团在《建立稳定的卫生财政经费保障制度的建议》中指出,1990年之后,我国卫生总费比重开始逐年快速下降,与此相对比,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占卫生总费用的大多数。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偏低,并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主要是个人卫生支出比例快速增长的结果。财政总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可以说,我国政府卫生服务支出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比例是极不协调的。
代表们呼吁,国家必须尽快建立稳定合理的卫生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协调卫生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现状:绝大多数城乡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建议:建立统一、平等医疗保险制度
在《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中,代表们指出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缓慢,绝大多数城乡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只有少数群体享有“不尽如人意”的医疗保障制度,健康平等问题格外尖锐。更为重要的是,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文化程度差异、职业层次差异等,现有医疗保障体系中呈现制度性、结构性、体制性不平等、不公正状况,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代表团建议,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重新整合、重组各种医疗保障制度,将其统一为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根据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设计多种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缴费标准,以便将所有国民都纳入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当中,从而形成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实现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目标。
现状:农村卫生院问题多
建议:加大力度扶持基层医疗卫生单位
“大部分农村卫生院连起码的‘血’‘尿’‘便’三大常规化验仪器都没有,农民只得到县城医院就诊。”贺恒德在《关于加大力度扶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议》中列举了基层卫生院的四大问题:医疗设备简陋;专业人才匮乏,技术结构不合理;基层医务人员缺少培训,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在职人员工资低,退休人员无养老保险。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健康发展。国家要拨出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设备添置和更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要配齐常规性的医疗器械,确保广大农民患者能就近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