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巨头“逐鹿”基金市场
2009年1月,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开展保险公司设立基金公司试点”,这被视为是2005年银行设立基金公司试点以来基金业的又一重要变革。
而随着政策信号的释放,保险巨头们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有媒体报道称,平安拟与新加坡第二大银行大华银行合资筹建基金公司,由平安持股75%,大华银行持股25%,目前申请已经提交监管部门。中国人寿 与澳洲人寿保险商AMP旗下的投资管理公司正在筹划,希望通过成立合资企业来打开基金市场。
对于中国人保而言,除了控股大成基金,中国人保还是嘉实基金的实际控制人。去年10月,财政部将其持有的嘉实基金第一大股东中诚信托32.35%的国有股权,以增加国家出资的形式全部划拨给中国人保,人保集团正式成为嘉实基金的实际控制人。
据统计,截至2009年11月底,在3.56万亿元保险投资中,投资基金规模约占7.05%,持有金额超过2500亿元,同期国内公募基金的总资产规模约为2.3万亿元,保险公司作为投资基金规模最大的一类机构,占到了公募基金资产规模的接近11%。
有专家分析认为,2009年是基金业巩固基础的一年,全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回升到2.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股票型基金整体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好收益,基金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国际化步伐加快。2010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证券市场的吸引力还会有明显提升,基金业有望再次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由于新《保险公司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至今尚未出台,因而各家保险巨头投资设立基金公司还面临一些政策上的障碍。但由于保险公司一直以来都是基金公司重要的机构持有人,也拥有巨额的资金需要投资,因此保险巨头在基金公司设立层面的‘逐鹿’实际上早已展开,并且随着政策的日渐明朗,保险系基金的格局也会随之浮出水面。”上述专家如是告诉记者。
“综合经营”取得实质性突破
除掀起基金市场的“涟漪”外,中国人保此次直接控股大成基金,还使得金融保险集团综合经营的话题成为热点。
实际上,中国人保的“金控”之举谋划已久。中国人保集团总裁吴焰曾在多个场合公开称:“纵观国内外一些发展比较快的企业,包括汇丰、AIG等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集团的发展路径,他们都是在保持其核心主业稳定增长的同时,进行战略性资本运作,推动资产规模的结构性扩张,实现业务收入的乘数化倍增。在新一轮的金融资源整合中,中国人保集团将认真借鉴国内外大型优秀企业的资本运作经验,通过重组、收购等方式介入银行、证券、基金等非保险金融领域,实现综合经营的突破。”
在去年10月人保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后的揭牌仪式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大型国有保险企业在实现从传统国有企业向现代国有控股集团、从单一经营模式向综合经营模式、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也正是通过积极的结构性扩张,中国人保实现了综合经营的实质性突破。仅就资产规模而言,2007年和2008年中国人保总资产年均增长56%,是前三年年均增速的6倍以上,较同期行业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目前,中国人保集团旗下拥有保费规模超千亿元的非寿险公司、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寿险公司。